家中裝潢搬入後,我並沒有如一般賢慧主婦開心積極的尋找漂亮家飾,或購買藝品妝點空間,以至於老爺常嫌家中有些空洞無趣。
我平日雖也看展,但並沒有收藏藝品的習慣,而且我總覺得家中物品的存在該有個來龍典故,要不就是自己作品,要不就是親友餽贈或者旅遊紀念,總要加上機緣、情誼或回憶,感覺上才有緣由,才有溫度。單單為了填補空間花錢買來,除非自己非常喜歡,否則我寧願留個空白位置,保留可以到處尋寶的長久心情。當然,看展時偶而也會遇上讓我愛不釋手的物件,但那件藝品除非自己長腳跑到我家,否則都貴得讓我難以下手。老爺說,若依我的那些無聊堅持、挑剔眼光加上敗金孬種,家裡三年後可能還是啥都沒有,希望我降低標準,買個三兩件「他喜歡」的就好了。

以前的農村孩子除了上學就是幫忙農事,幾乎沒有多餘閒暇可以發展興趣,但老爺幾個兄弟對藝術都有些天份,我有兩個小叔都是美術老師,老爺自己在大學讀的則是工業設計。他常提起,由於小時候沒玩具,只能仿照布袋戲裡的人偶形狀,用小刀雕刻木塊把玩。雖然後來的設計工作讓他的美感逐漸商品化,但對樸實的木刻藝術卻始終有著一份深切難忘的情感。老爺從以前就很喜歡朱銘大師的雕刻,一直希望能收藏他「太極」系列的作品,但查了網路後發現,朱銘大師的作品就算是銅質的翻製品也都要上百萬,不是我們所能負擔的。

三義是台灣有名的木雕小城,聚集許多木雕藝術工作者及商家。找了個假日早上,就陪著老爺到三義木雕街逛逛。走馬看花逛了幾家店後,發現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題材重複性高的民俗藝品,材質雖好,但比例線條並無美學的概念基礎,應該都是學徒出身的木雕師傅所刻,只能說是工藝品,不能稱為藝術品。基於所學,我對藝術有些堅持,認為工藝品跟藝術品大最的差別在於情感的原創,技巧跟題材倒是其次。情感的原創就是創作者寄託於作品的原始創意起初發想,或者作品所流露的一股天份靈巧。工藝品乍看可喜可愛,但只有藝術品才能勾起觀者心中的情感共鳴。
 
在尋無愛物之下,我提議轉到木雕博物館看看有無藝術家的展覽。剛好館內正有木雕藝術家羅興發先生的作品展。老爺對羅先生的達摩雕刻非常喜愛,但大部分的達摩作品都已被訂購收藏,於是便約好一天到羅先生工作室參觀。
 

 

 

羅興發先生原從事木藝代工,七年前才開始舉刀刻木,雖然資歷不長,但靠著天份才氣,曾在全國木雕美展得奬,算是雕刻界一匹黑馬。他最拿手的作品是象徵「和樂知足」的豬,及保留木頭型態,,利用自然紋理,只做半刻巧雕的達摩。他告訴我們自己曾養過一隻迷你豬,每天摸摸抱抱,經由觀察及觸感,感覺小豬在跑跳睡臥之間的關節體態,因此每次下刀都能熟稔掌握,就像把豬從木塊中抱出來一樣。




 

木雕作品的整體價值除了外型美感還要加上木頭本身的材質,因為這直接關係著作品的珍藏時限及肌理之美。由於耐潮耐腐的台灣一級針葉木及闊葉木已經愈來愈少,好的木材如檜木、肖楠木都價值不菲。羅先生的作品大多使用台灣產的紅檜及檜木,尤其他常利用最頂級的紅檜樹瘤───俗稱「鳳尾」的自然紋理,巧妙的搭配在作品中。他特別拿出收藏的鳳尾跟我們說明,放大看,真的像羽毛。




 
雖然他大部分作品:豬、達摩、壽桃、鳳凰,都是帶有吉祥象徵的市場題材,但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並且近年也嘗試轉型,開創另外一條現代走向。我始終認為一個作者要能隨著自己的人生經驗勇於嘗試,不耽溺於原有成就,才是藝術創作的本質,才能稱為藝術家。
 


 



那天與羅先生相談甚歡,只可惜他特別泡了珍藏許久的陳年普洱茶,我跟老爺卻都沒有品茗的功力。老爺開心之餘,問我能不能帶隻小豬回家。我想到老家之前也養了許多豬,剁菜煮食、餵豬吃飯曾是老爺的工作之一,幾次母豬半夜生產,他也在旁幫忙,豬是他老家回憶的一部分,也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跟我們回家的小豬,來亮相一下吧:
 
 

利用木頭紋理巧妙的帶出細柔毛色。
 

 

 最最重要的是........老爺生肖就屬豬,而且生日也到了..........
就請小豬跟大豬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