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野圭吾的「信」談人性之必然

 









我雖雜讀,但推理小說卻接觸不多,大部分看的都是改編之後的電影。前年讀了東野圭吾的「嫌疑犯的獻身」甚為喜愛,因此一直都認為他是個推理小說作家,直到看了他這本比「嫌疑犯的獻身」更早出版的「信」,才知道他的作品風貌多樣,且主題探討不落俗理,應該是可以深取內涵、學習技巧的作家之一。
 
在以往的閱讀經驗中,我發現作者敘事的觀點很重要,幾乎每個讀者都會順著作者的筆法傾向而同情或批判主角。多年前閱讀徐泗金的「香水」就曾跟朋友分享一個想法:這本書讀到最後,你會完全因為對一種藝術層次的讚嘆,而希望一個殺人罪犯犯行得逞。這是因為作者剖析了主角的生存背景、心理狀況,又把犯罪原因刻意引導成一種異稟天賦及無道德認知的執迷,而使得讀者對他有所寬諒,不知不覺就站在支持的立場。
 
「信」這部小說,從一個想替弟弟籌措大學學費的兄長,潛入一位獨居老婦的住宅說起。這個極愛自己弟弟的兄長在偷取金錢後,因小事耽擱而讓屋主發現,在慌亂無措下殺死老婦人,很快的就被警方抓到並且收押判刑。經濟上完全依賴哥哥,沒有謀生經驗的弟弟直貴則從此過著背負「殺人兇手弟弟」印記的悲哀人生。服刑的哥哥認命的在監獄裡贖償自己的過錯,毫無過失的弟弟直貴必須扛負自己的生活,卻常因旁人的抵制歧視而失業。他只能在社會的邊緣苟活,職業上不能有所選擇,也必須放棄成為「歌手」的大好機會,甚至離開心愛的女友。監獄裡的哥哥出於虧欠及關心,時常寫信給弟弟。這些信件雖然有著無價的親情慰藉,卻也提醒了割不斷的血緣關聯及出於善意犧牲的犯罪動機,逐漸成為直貴心中沉重的負擔。
 
就如我前文所言,閱讀這本書時,隨著翻逝的書頁及作者的文字導引,我從同情兄弟兩人的悲苦遭遇,逐漸因社會冷酷的對待弟弟而生氣不平。但就在直貴努力奮發讀完大學找到工作之後,卻還是因身世被揭發,從擅長的門市業務被調至倉庫管理,自暴自棄,性情逐漸走入偏激之時,作者安排一位長者對他說了一段話,這段話頓然使得本書意向逆行,主題立現,讀者心中凜然一驚:「大部分的人都想離犯罪遠遠的,哪怕只是間接的,都不想和罪犯扯上關係。因為難保不會因為一點關係,就被捲入莫名奇妙的事,排斥罪犯和罪犯身邊的人,是非常正確的行為,或者可以說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本能。……這位長者說出的是社會的真實、人性必然的自私軟弱。許多重大的刑事案件成為新聞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雙方家屬的無奈及憤怒,但其中牽涉的心理糾結跟內藏情緒卻是旁人無法深入理解的。通常一個「觀眾」及「讀者」,可以單純的切割「加害人」及其「親屬」的責任,抱以理性冷靜、寬大為懷的想法。可是只要這些人突然變成現實生活上可能發生直接關聯的人,我們的反應則可能出於自保而轉為冷漠甚或抵制他們。對「被害者家屬」而言,如何看待兇手及其親人是他們必須面對的課題及選擇,不管是抱持著一生的怨恨或寬容的原諒,都是一般人及當事人可以理解或必須接受的。而社會上更為多數的大眾或媒體,對「加害者家人」所採取的態度卻是可能影響這些家人未來命運的人。也許東野圭吾對人性帶著悲觀的想法,但我想只要有人想超越人性的弱點,都必須先承認這類本質的存在,才有真正超越的立足動機,否則只是泛泛於口頭上說著博愛寬容而已。
而更進一步,老者也提醒直貴,帶著同情的一部分人也可能因為不知如何對待敏感的你,既不想和你扯上關係,卻又知道明顯的如此表現是不道德的,所以反而顯得過度客氣。這類耗費心神的事在職場上其實是項干擾,周邊同事必須小心翼翼的處理與你之間的往來交談,所以公司所做的調職是一種客觀的處置而非人格的歧視。老者的說明雖然殘忍的揭露人性,卻也化解了直貴可能因心中誤解進而累積對社會的怨恨。
 
雖然後來直貴可以諒解大部分人對他的冷漠及排斥,但當這些傷害延續到下一代,女兒實紀身上,直貴就不得不做出選擇。他寫了最後一封信告訴哥哥他多年來所承受的壓力,並且要求割斷兄弟之情,勿再往來。他的做法也是人性所能承擔最終極的必然選擇吧!但如此背棄恩情的絕情選擇,當然又是另一個心理煎熬的開始~ 看著近日台灣媒體上喧擾的幾件重案,媒體對家屬們的無情追訪,也對應了本書作者最想表達的理念:這世界並不如樂觀者所說的美好友善,犯罪者並不只是「一人做事一人擔」就可以完結所有虧欠,而是連帶家人也被拖入無終無邊的苦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