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家中已在醞釀房屋整修的事,由於是格局大變動,除了前置作業要費盡心神,整修期間居家過日子也必須有雞飛狗跳的心理準備。於是推拖耍賴,三思五慮,故意忘記了一年。終於在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情況之下,最近才開始逐步進行。既然要做就不能馬虎,除了買些裝潢雜誌來翻翻,也聽朋友建議到家具賣場走走看看,多少吸收一點裝修知識,以便應付接連而來的各路工程人馬。
好友報我知,原先由大千電台標租下來,經營過兩家餐廳的台中放送局,現在改由木器公司租管,部分空間成為木器公司的家具展示館。我跟朋友在那裡餐聚過幾次,很喜歡放送局那帶著三O年代洋派風情的建築及庭院。改成家具展示場成了什麼樣子,倒引起我的興趣,這時也正合我需,走過順路就往電台街彎轉進去了。
台中放送局是日本政權在台灣成立的第三個廣播電台〈台北第一,台南第二〉,於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開播,當地路名取為「電台街」,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大戰結束後,放送局由國民黨中央廣播事業處接收。經歷幾次改組,民國38年成為「中廣台中台」,一度是台灣人學習「國語」以及政府宣達政令的重要管道。民國57年改名為「中廣台灣台」。87年中廣台搬離撤出。91年經台中市府公告列為『歷史建築』。
資料上描述,放送局的建築是「簡化羅馬風格」或「仿哥德風格」建築,但整體的屋身建築為簡潔無飾的「現代風格」,細部又有著不形成特徵的歷史式樣,所以被歸類為「過渡式樣」。記得第一次來放送局,它讓我想起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富商宅第,洋式的兩層樓房,廳門前有讓黑頭大車停靠的車道,車道上的遮頂剛好是二樓的大陽台,外大門還有守哨的警衛室,庭園裡水池依傍,松柏青綠,棕櫚參天。曹禹筆下的周樸園及繁漪,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似乎都住在像這樣的房子裡。
木器公司在庭園中設置的裝置藝術
放送局二樓的陽臺外側,有著七個白色的紋飾,這七個紋飾除了中間三個明確地寫著「BCC」之外,其餘四個紋飾則結合了臺中市市徽與中國廣播電臺的商標。
今天來此已經接近傍晚,廣場上熱熱鬧鬧聚集了一群人,好像是個聚會活動。我先到家具展示區逛了一下。展示場「有情門」其實不大,家具材質精緻,擺設相當有氣氛,當然價格也不俗。
展場與廣場有個小門相通,我有些好奇到底是什麼聚會,便從窗玻璃往外探去。哇~ 瞬間讓我雞皮疙瘩起滿身。但又忍不住激起一股狂野興奮,是場聲勢浩大的爬蟲派對呢!
忘了是來看家具的,Rosa衝出去,雖然相機沒帶,手機也拍得很開心。
這場由中部爬蟲交流協會主辦的爬蟲之友相見歡----「瘋爬聚」,各飼主帶著心愛的爬蟲寵物互相走秀觀摩,現場還有爬蟲醫生免費健診。大家看我拿著手機照相,都大方的與寵物一起擺起POSE。〈格子滿一年,我看起來也有點像部落客了。不過還有點不及格,那些爬蟲類我實在不知道名字,原本上網查資料,看著銀幕上滿滿的S,五分鐘就想吐了。所以還請各位見諒,看圖就好。〉
奇怪,有些寵物長得跟主人好像ㄟ~ 有哪位格友有這種經驗嗎?
「蓉魔女,不是叫你別扯著小S玩,小心它媽媽來找你…..」
我是小米跟拉互的女兒,理所當然的……我叫.....「小飯」,我繼承了Mhoni的能力,爬蟲動物都是我的好朋友。
飼主們看我興致高昂,想把心愛的寵物給我抱抱,呵呵…… 謝謝啦…
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爬蟲跟麋鹿。猛拍照片是想在部落秀一下。人多蟲雜,取景來去有些擁擠,一不小心眼前就有一個 S頭跟你對望 ,轉過身看見大蜥蜴熱情張口想伸舌吻你。所以歡歡樂樂的一場聚會,偶而聽到幾聲尖叫,是誰?就不必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