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大多承載著作者想說又不能直說的真話。這真話可能隱於一段情節,一種身份,或特意強調的比喻。審判這本書在卡夫卡過逝後才發表,沒能為自己的作品註解。讀者各自表述的空間倒也成為閱讀卡夫卡的另一種樂趣   
    卡夫卡是猶太人,宗教對他們而言幾乎就是生活的一切。家庭教育也嚴格要求所有的生活規範及節奏都要遵守著猶太法典來做。但當一個知識份子思想成熟人格獨立之後,面對社會現實面的衝擊及更多人性的歷練,他們會把宗教信仰、道德觀、正義感、同情心結合成一股信念。反過來對宗教裡講求的繁瑣形式或教條教規產生質疑或不耐煩。例如:一個人在星期日落海,岸上的人們急忙求助於船夫,但船夫卻以宗教規定星期日不能工作為由,而讓落海的人死亡。「只求其形不問其心」的宗教信仰,本身就是一種解讀錯誤的荒謬。在他們心中所認知的信仰只對上帝負責,即使要違背教規下地獄,當下也要以慈悲為念,救命為先。對他們而言,信仰與宗教是分開的兩件事。

     書中神父所講關於守門人與鄉下人的故事。鄉下人在法律之門前無論是乞求討好或安份的等待,一直到死都無法通過守門人進入「法律之門」。這個故事既安排在教堂裡由一個神父對K講述,我直覺以信仰的角度來解讀它。守門人是各教各派帶領信眾的神職人員如神父、牧師、猶太教士等,而鄉下人則是嚮往上帝的信徒。卡夫卡質疑這些「信仰的守門人」,帶領信徒的方向是愈接近上帝或遠離上帝,讓信徒在信仰的門口徘徊兜圈子,或是在帶領的過程中謀取自己的福利。在書中p224:「鄉下人看見法律大門裡射出了光,而守門人站崗的位置卻決定他要背對著門」。作者也質疑守門人的品格〈人不能代表神〉,是否真正了解信仰的真義? 卡夫卡並非詆毀宗教體制,而是質疑人所定義的宗教教條形式,是否真是神的旨意。神職人員只要求信徒做形式上的遵行,而忘了啟發內心的信念。

     既從信仰的角度發想,則可見書中仍有許多元素有多重隱喻:
1. K從頭到尾都不知名的罪 / 在基督教與猶太教共同法典舊約中,人一出生就帶有原罪,這罪承自先祖無法避開。而猶太民族在各地被排擠,並非個人有錯,而是猶太人承自先祖的原罪。猶太人沒有國家,大多散居東歐、蘇俄地區。由於他們優異的數學天份,幫助許多國家建立稅制,掌握著金融體制〈 K就是銀行家〉,並且擔任幫地主收租的工作。納稅付租繳利息,是每個人都痛恨的事,久而久之反猶太的風潮漸起。
2. 到處都有法院 / 猶太教士可結婚,教士的職位是世襲的,猶太教堂就設立在教士的家中。一個小區擁護各自的教士。亦喻人隨時隨地都被他人或體制審判著。
3. 書名「審判」/ 舊約中有所謂「大審判的日子」,是指上帝直接對人的評價。人應追求大審判的正義或是世俗的評價?K在沒有大法官裁決的情況下被處死。若從未出現的大法官指的是上帝,那麼我們可理解K寧願被世俗處死,也堅信自己的清白可在最後的大審判中得到申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