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金孬種買床記
房子裝修進度被美女設計師耽擱許久,施工過程又出了幾次狀況,目前還在趕工當中,雖然年關已到,生活被繁亂拖延的工程影響,實在沒心情準備過年。
前兩個星期突然發現,女兒的房間因為設計師量錯尺寸,書架及化妝台木作完畢後,原來的舊床無法放進預定空間,不管我當場氣結,目瞪口呆,這位美女聳聳肩……「只好請你們再買過新床了」......。現實逼迫,好漢不吃眼前虧,目前吵架不是時候,只好按捺想發飆的情緒,幫女兒找新床先。
十幾年沒買過床組、床墊。上網查了之後發現,最近幾年強調人體工學,講求脊錐支撐的各式機能型床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上下床不會干擾身旁伴侶的獨立筒床墊,可以預防氣喘、防螨抗菌的天然乳膠床墊,會隨著人體溫度記憶身型曲線,促進血液循環的記憶床墊等等......,價格從三千多到七、八萬,甚至十幾萬都有,讓人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選擇。難道一個七、八萬的床墊跟一個三千五的床墊相比,真的會有二十倍大的益處?也因為各式廣告「證實」睡眠品質跟床墊好壞有很大的關係,跑了幾家專賣店之後,心裡也不免產生懷疑,原來我腰酸背痛、半夢半醒的人生就是因為沒有一張好床所致,並且說不定我一輩子從未嘗過酣睡好眠的滋味!
這幾天在路上看見「名床大展特賣活動」的看板,心想大展場裏集合多種機能款式,我應該可以從眾家優點中挑出合適的好床,而且若價格實惠,乾脆把全家床墊一併升級。
那天我跟老爺一踏進展覽會場,馬上被第一家號稱法國進口的床墊業務人員熱情邀入他們的展區。試睡幾張硬度不同的床後,我們有志一同認為其中一張睡起來最舒服。業務員非常讚賞我們的品味眼光,然後細問我們打算採購的數量,聽到我可能買四張床外加一套床組後,他又請我們試躺最近推出的新品,那是一組床面以蠶絲製成,涼爽透氣的涼感床墊。老爺夏天怕熱,正好合了心意,開心的躺上那張名貴的床。業務人員極力稱讚那張床的神奇功效,並且主張辛苦多年的老爺應該有張舒服的床,讓白天緊張勞累的身體充份舒展休息。我挑選了四張床及床組配件後,請他開一張價格清單。業務員用心的寫好單價,並把總數加總。乖乖,得147,000元。光是老爺喜歡的涼感床墊就要八萬多。
大概看我臉上並不開心,業務員馬上找來展區的負責人,請他授權給我們一些優惠。負責人遞上名片,拿起筆把價格總價一劃,另外填上120,000。真大方,一下就減兩萬多。但我覺得價格還是離預算太過遙遠,看看四周的參展攤位還有許多,不甘心第一家就買定成交,於是沒有點頭,想起身再逛逛先。這時他們的中區經理出現了,直說我們氣質看來高雅,想跟我們交個朋友,願意再壓低價格,若我們使用後滿意,還請幫他們廣為宣傳。經理拿起筆再一次把總價劃掉,另外填上只有他才能決定的價格88,000。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買一張涼感床墊的價格多得三張免費床墊跟一付床組。這次減的更多了,價格非常吸引人。但我的「小人之心」卻開始有種想像浮現.......覺得床墊裡的獨立筒鋼圈似乎會被抽掉很多顆,或者,到時候送到我府上的並非相親中意的那幾床,畢竟床墊看起來都一樣。既然心中有所疑惑,我跟老爺立刻表明我們還有其他的傢俱要看,但會把他們提供的價格放在心上。正起身要踏出這家廠商,他們的業務經理立刻出現把我們擋下,表以最大的誠意,若我們願意當場下訂,總價再降一萬,變成七萬八。可是........我並沒有因為降價而欣喜欲狂,反而覺得我的床墊鋼圈會只剩一半,到時後送到我府上的可能是個瘸腳新娘,加上老爺從手機查不到他們的中區服務據點,讓我更想離開這展攤了。就在我們低聲商討準備開溜之際,一位西裝畢挺的老先生走過來跟我們親切的打招呼,自我介紹他就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很清楚的,若我們再不離開,接著董事長的父親、母親,甚至公司的創始人也會現身!跟董事長寒喧過後,業務經理再度出馬擋住我們,聲稱我們若踏出展區,價格將回升到88,000。為了不讓自己買了便宜好床卻反而夜夜擔心睡不著,Rosa還是拉著老爺頭也不回的走了。基於同樣的理由,其他的廠家也沒敢再停留試躺,怕同樣的戲碼重演一遍。
開車回家的路上,老爺提起一件經歷,三年前老爺的公司新開發了一樣產品,由於需要對外採購一項罕見的零件,經由網路找到配合廠商之後,對方反應熱情。業務、主任、課長、廠長、經理,位階從下到上一一到老爺公司拜訪,表示出極為熱忱的誠意。雙方合作一段時間之後,出貨到英國的產品因零件斷裂出現大問題,老爺公司被客戶要求賠償,並且為了負起道義責任,老爺還帶隊遠赴英國更換零件,整件事情讓公司損失慘重。當他們向這家零件供應廠反映狀況,要求分擔損失時,沒想到從上到下的主管全部躲開,獨留小業務面對老爺的大罵。
也許只是巧合,也許是商場慣用手法。買東西一向太理性龜毛的我,對這種輪番上陣的拖延遊說兼砍頭式殺價其實很怕,尤其衝動下訂之後任何問題都只能以電話對談,萬一反悔不買,或者交貨品質不如預期,訂金只能放棄,到頭來不僅沒撿到便宜反還損失一筆。
回到家後,我上網查了這家廠商網站,原來是以前有些名氣的老字號,在展場上不用真名而用洋名,應該是想利用洋名製造進口印象提高售價,品質信譽應該還是可以信賴的。只是這種提高售價再大砍的促銷手法未免太過戲劇,對膽小如我兼想像力豐富,容易有被害聯想的敗金孬種而言,只會嚇跑,不會成交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