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我選擇在春天踏出自助旅行的第一步,註定了必有迷途。
迷途確是旅人必然停靠的一站,此站開出的列車將你帶到地圖之外的地方,是插曲也是序曲。由此多出一段路,多出幾個人,多出一些事,成就了計畫之外的風景。當下的忐忑,甲乙路人給予的溫暖,如同麵條加了酸菜添了甜辣,回憶起來便有味道,往事重提時更有笑語。
這天我們從天橋立搭巴士到伊根,計畫晚上在漁港舟屋住宿。不知是錯過了該下車的站,或就如台灣火車有山線、海線之分,這班「終點站」一樣的巴士卻沒有帶我們到該到的地方。跟司機確認後,他熱心地畫了張地圖,要我們從公路叉道走路到漁港。由於我們全部人的手機在機場都換了網路卡,電話不通,朋友只能用Line請女兒幫忙聯絡舟屋老闆。
四位阿桑走在高架交叉的公路上有些茫然。第一次自助旅行,處於興奮狀態的我大部分時間都衝在第一個。到達漁港才發現我們的舟屋位置還要繞過大半個海灣〈靠近右邊的紅色燈塔〉,阿桑們只好繼續踏步走。
日本的街道乾淨整潔,連漁村也不例外,許多屋前都有盆栽花園妝點。只是路上幽靜無人,不知是漁村人口流失,或是出海捕魚去了。
一個多小時,終於遇上開車沿路找人的舟屋老闆娘。安置好行李後,四人終於得以坐於榻榻米大窗前,靠著長條矮桌,邊欣賞窗外的漁港風情,邊讓腳休息一下。
所謂舟屋(Funaya)並不是人住在船內,而是漁人返航後,把船開進住屋下方庫房放置。因景觀特殊,目前被列為日本重要傳統建築保存地區。我們所住的民宿是老闆自己設計改建,內部仍用粗壯大樑支撐,設有榻榻米地板,古代現代味道並存。
休息過後,四人再往更遠的海邊蹓躂。傍晚海風帶著濃濃的漁味撲鼻,零落綻放的櫻花在山邊隱現,更遠的對岸山景藏在藍色迷霧中,偶見歸航的漁船劃過海面,如同笑開的旅人打破了漁村的寧靜。
海堤旁一位老婆婆在拉筋健身,我們以簡單日語跟她寒暄,接著便學著她靠著堤牆伸展,惹得老人家雙頰微微泛紅開心的笑了!
晚上海面黑漆,亦不見對面船屋燈影,阿桑們躲在舟屋內自有節目。朋友拿出手機高唱卡拉OK,興之所至便雙雙起舞。我思忖著大窗若不拉上竹簾,對面的漁家可不可以窺見我們,倘若可以,窗前的長條矮桌正適合演場布袋戲吧。
清晨五點,出海的漁船馬達吵醒美夢中的阿桑,隨著漁船漸走漸遠,我們繼續入眠,決心好好發揮自助旅行可以睡到自然醒的優點。
起床後,玩心仍重的阿桑們,想與海鷗共早餐,便將可頌撕成小塊放在窗前欄杆上。起初牠們只是盤旋吵鬧,接著愈來愈多,一隻隻俯衝掠食。大心小膽的我們怕被鳥嘴親到,只敢隔窗對食,拍照。
今天,我的心仍停留在漁村作畫,分秒素描著黑色的屋板,白灰相疊的光閃及海浪,勾勒著弧度如山飛起的鳥翅膀,如梭往返的匆匆船航,現在該是滿山櫻花佔據最多的留白了吧!
我的第一次自助小迷路發生在海風濃濃的漁港,曾是旅人的你,也有迷路的故事嗎?
舟屋資訊:http://www.funaya-maruichi.com/oheya/oheya.html
ps. 本文部分照片由友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