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洪堡在探勘南美洲的荷魯約火山時,推翻了維爾納對地球內部核心是水的「水成論」,而今証實他的「火成論」是對的。與他一起提出火成論的布赫及赫 登,三人都是維爾納的學生。 1828年洪堡在巴黎演說,他認為人類起源於猴子的想法是對人類最大的侮辱,由此可見他對進化論抱持相當懷疑的態度。但就在1859洪堡逝世那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論〈即進化論與物競天擇說〉。雖然科學界還不敢斷言,但至少是目前學術上的通俗想法。後浪前浪的關係可見一般。但只是「推」嗎?或許還有「牽引」及「開路」吧!
雖然我們不清楚洪堡對水成論的原來態度,但不可否認它是一個求證的動機。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的航行〈1831—1836〉成就了他的進化論述,而小獵犬號的啟航是因於英國政府受到德國洪堡冒險風潮的鼓動,也循著洪堡模式在世界各地收集物種。
科學知識的探索是一種迷宮式的接力賽,成功證實自己學說的,得以暫時成為真理;成功證實自己失敗的,可以給後來者更明確的方向。而更多的人寬宏大量的把知識、經驗、尚未完成的研究、累年累月的記錄教棒給後人。若不是因著對真理的熱愛,對自然的無窮好奇,對人類自身從來而去的關切,遠勝於個人成就所帶來的榮耀,所為何來? 我這麼說,人類一切的知識成就都起始於人對真理無盡的探究,即使今天洪堡跟達爾文在天堂打賭,押的也不一定是自己。你說是嗎?
全站熱搜